客戶見證
Customer Witness
資訊詳情
小麥缺素診斷
分類:
常見問題
發布時間:
2019/03/14
1、 缺氮:
小麥在生育期內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:一個是從分蘗到越冬,麥苗雖小,但吸氮量卻占全部吸氮量的12%~14%;另一個是拔節到孕穗,這個時期植株迅速生長,需要量急劇增加,吸氮量占總吸收量的35% ~ 40%,是各生育時期中吸肥最多的時期。因此保證苗期氮素供應,可促進冬前分蘗,有利于培育壯苗。但也不能施氮肥過多,過多會使分蘗生長過猛,出現旺長,易造成群體大、個體差。在拔節至孕穗期滿足氮素供應,可彌補基肥的養分經前期消耗而出現的不足,提高成穗率,鞏固穗數,促進小花分化,防止小穗退化,增加穗粒數,延長綠葉的功能期,提高光合強度,增加有機物質積累,為小麥灌漿創造良好條件。
一、缺氮癥狀
植株矮小瘦弱,生長緩慢,分蘗少而弱,次生根數目少,葉片上沖狹窄稍硬,葉色淡黃,下部葉片從葉尖變黃干枯,并逐漸向上部葉片發展,嚴重時全葉干枯,植物死亡,根系不發達,根數少而短,穗少穗小,群眾稱為蠅子頭,成熟期提前,產量低。
二、發生條件
現實中,因底肥少用尿素等氮肥,且苗期對氮的需求比例較高,所以,在苗期、拔節期的癥狀表現較為突出。但在中后期由于過量的追施尿素而導致氮素過剩,造成植株徒生旺長。
三、矯治方法
前期缺氮,每畝用40-60kg史丹利復合肥(配比:18-22-8);拔節期缺氮,用高氮復合肥每畝15-25kg復合肥施用。
2、缺磷 :
小麥缺磷可導致小麥紅苗,無光澤,小麥植株變小,生長緩慢,減緩抽穗時間,甚至出現縮苗,千粒重降低,葉鞘上呈條狀紫紅色。一、缺磷癥狀
葉色暗綠,無光澤,植株矮小,分孽少,次生根極少,前期生長
停滯,出現縮苗;冬前、返青期葉尖紫紅;分孽期葉片上現紫紅色,葉
鞘上呈條狀紫紅色。拔節期下層葉片逐漸變成淺黃色,從葉尖和葉邊
漸漸枯萎;抽穗成熟延遲,籽粒不飽滿,千粒重低。
上一篇:
廣東檢出31批次大米鎘超標